高晨晨,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群交
学术副院长、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人文护理教研室主任、安宁疗护研究中心主任。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本科教学贡献奖、本科教学质量二等奖、教坛新秀等荣誉。
她致力于研究老年护理、慢性病管理、移动健康,主持和参与国社科、省自然、省哲社课题多项,所撰写论文曾入选中华护理百篇优秀论文。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校级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示范项目等,主持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多项。参编教材、专著5部。积极提升教学技能,获浙江省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
朱晓玲,泰国东方大学在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群交
基层委员会委员、校本部支社副主委,浙江省高等院校本科护理学类专业妇儿护理教研组副组长、浙江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校首届本科教学贡献奖、本科教学质量一等奖、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等多项荣誉。
作为一名护理教育者,她默默奉献,将专业知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无缝地融入日常教学中,获批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及多项校级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课题近20项,斩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1金2铜,成功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联合学生创办的公司被认定为市级“博士创新站”,并获温州市海外精英引进计划资助。在科学研究方面,她积极探索护理学与妇幼保健等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主持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课题多项,在SCI Top期刊等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李菊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儿童肿瘤整合护理专委会委员、温州市护理学会心理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曾获校级先进工作者、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任教18年来,她始终立足岗位,以教书育人为本,始终坚持“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真正做到“每课必备,每课必新”。积极参与教改研究,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并顺利结题;作为副主编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科护理学》创新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校级学生课题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
许芳芳,泰国东方大学在读博士,群交
妇产护理教研室副主任。曾获校级教坛新秀、本科教学贡献奖、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她潜心教学,主持省级一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多次获“精彩课堂”“创新课堂”等荣誉,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教学设计与课程改革能力。在她的带领下,妇产护理教研室获校级示范基层组织称号,同时作为团队成员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先后斩获校级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省医学高等院校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省高等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实现了从校赛、省赛到国赛的奖项大满贯。指导学生获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主持及参与多项教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及教改论文10余篇。
符丽燕,副教授,群交
专任教师。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连续多年获校级师德考核优秀。
她长期深耕于护理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她不断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与创新性教学设计,注重以临床案例和问题为导向,有效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系统性的护理临床思维,形成了“启发-互动-反思”相结合的鲜明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好评。担任多门课程的负责人,负责的课程获省级及校级一流课程立项,参与多门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工作。主持省高等教育“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参编教材6本。主持市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项目多项。指导大学生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
涂海霞,群交
专任教师,温州市护理学会科普学组委员。曾获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及本科教学质量二等奖等荣誉。
在教学方面,她始终以提升课程质量、丰富教学资源为核心,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主持1门省级混合式一流课程,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主持1项校级教改课题并顺利结题,为群交 教学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持;此外,她还参编了3本护理类专业教材,为丰富教学内容和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育人过程中,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素养的协同培养,指导1项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课题及多项校级学生课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SSCI论文3篇,主持市厅级课题3项(其中2项已成功结题),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张婧婧,副教授,群交 学工办主任、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曾获市级优秀辅导员,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团干等荣誉,入选校思政人才“领雁计划”。
她默默耕耘十六载,用心用爱陪伴3000多名学生成长成才。通过书信交流、榜样引领等个性化思政教育,培养了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所带学生中18人应征入伍,35人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服务,5人扎根西藏、支援藏区建设,10余名毕业生参加基层选调,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热爱党务,拍摄短视频获点赞1万余次,获校廉政微视频活动一等奖。勇于实践,连续五年带领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所带实践队获市级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善于创新,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奖项43项。 勤于思考,基于岗位探索思政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省市级各类课题12项,发表论文20篇。
孙博伦,博士,校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担任《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人。
在科研方面,他重点关注微量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机制与护理对策,推动铁缺乏营养干预与功能性食品开发,在该领域已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一作/通讯10篇。相关研究不仅为缺铁性贫血的营养补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临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策提供理论支撑。在育人方面,指导本科生参加揭榜挂帅、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校级课题、浙江省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指导本科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著。作为青年教师,他始终秉持“科研服务健康,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营养与临床护理交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群交 的发展和社会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许虹波,在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群交 教工第一支部党支部书记,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老年护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老年护理教研组组长。曾获市“551”人才,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及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创新性地构建了“四学联动”党建机制,积极夯实组织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领支部党员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专任教师,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守教学一线。主持省一流课程、省课堂教改项目和省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等,获本科教学贡献奖和本科教学质量二等奖等奖项。对待学生,她坚持言传身教,关心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每年坚持指导本科生申报课题,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发表SCI等期刊论文近10篇。对待科研,她紧密关注社会之需和学科前沿,获批国社科、省自然、教育部及多项市厅级课题。
叶星,讲师,群交 团委书记、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曾获温州市优秀辅导员,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她深耕思政教育,创新打造“行走的党史课”“医学生红色直播间”等品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革命旧址开展沉浸式学习;连续三年组建实践队深入温州11个乡村开展医疗帮扶;构建“悦纳自我—心理绘画辅导”平台,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她聚力党建创新,推动学生党支部与附属医院儿科党支部共建,指导“共童解密”“为爱发声”等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年均开展义诊、急救培训40余场,惠及群众超5000人,事迹获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她坚守育人初心,建立党员结对帮扶机制,累计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百余名,所带学生获“浙江省万名好党员”等荣誉,指导团队获“互联网+”省赛金奖,并引导3名毕业生党员扎根西部医疗卫生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王一婷,实验师,护理实验中心副主任,浙江省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实践教研组成员。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招生工作先进个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老师等荣誉。
她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身于教学与管理一线。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踏实、循循善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实验管理方面,严谨细致、规范高效,牵头完成群交 实验技能中心的全面建设,成效显著。她带领团队不断推进实验室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于2024年荣获浙江省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体现出卓越的组织与领导能力。她主持多项市、校级教改与科研项目,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推动护理实践教学创新。育人方面,她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技能竞赛等赛事,获金奖1项、铜奖3项,展现出优秀的指导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底蕴。
江思思,泰国东方大学在读博士,群交 外科护理教研室副主任。曾获校级教坛新秀、本科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
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在外科护理学中进行实践,强调内容重塑、课堂创新、思政融入及评价多元,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积极参加教学比赛,获全国护理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高等医群交 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第三届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同时,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开展省级一流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主持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及多项校级教改课题。指导学生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赛道银奖、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护理竞赛一等奖等奖项。